第345章 ,普世价值与十三香_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
卡米小说网 > 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> 第345章 ,普世价值与十三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5章 ,普世价值与十三香

  大汉六年,十月二十日。章台宫,贤者大会。

  今年的贤者的大会变化极其多。

  一是新人多,去年的那场大罢工,把那些贤者吓住了,让他们明白了这个身份不但是荣耀也是麻烦,所以很多老的贤者,今年就不敢再继续参选贤者了。

  另外就是去年的事情,加上墨者的不断宣传,百姓也看穿这些贤者并不为他们做主,今年很多百姓也不选那些老的贤者,于是一批新的贤者出头。

  二就是原少府令秦泊在长安城参选为贤者,同时今年墨家也积极发动自己的势力参选贤者,在关中,南阳郡,陈郡,会稽郡,邯郸郡,太原郡现在都有墨家身份。

  这新变化的出现让整个大汉高层,士林轰动,谁也没想到,秦泊会以这样的身份重新返回大汉高层。

  即便徐凡一直说,大汉的法统来自贤者会。但大汉的高层还是把贤者会看成是玉玺,没有太大实际作用,诸子百家还是把目光盯着大汉朝廷的位置,百家竞争的也是大汉的三公九卿,2000石郡守这些上百个位置。

  2000石以上的官位占据多,则势力大,占据的少,则势力小。贤者会还真没有几个人在意。但秦泊的举动终于让他们开始重视这个战场了。

  今年贤者会还是老传统,丞相周章汇报大汉一年的成绩,还有几大工程的进度。

  最后则是丞相周章说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,争取五年内大汉每个乡都有乡小学,10年内全面普及小学教育。加大对各大学院的钱财的投入,为大汉的产业发展提供合适的人才。

  周章最后总结道:“想要建设大同世界,不但需要汉吏来管理天下,也需要诸子百家的人才来带领百姓发展产业,提升天下的财富,士子们要成为带领百姓致富的人才,要深入到天下的各行各业当中,在这个建设大同世界之时,要有所作为,汉吏并不比大铁匠高贵。”

  丞相周章一番震耳欲聋的发言,自然赢得了满堂喝彩。

  而后是大汉的三公九卿,2000石郡守汇报自己的成绩,基本上和去年没有多大区别。

  唯一的区别就是今年申请建设造船厂的郡县非常多,境内只要有大江大河的郡县,都提出了这个要求,毕竟香料岛的诱惑太大了,没有几个人能拒绝。

  太守们结束发言之后,韩信上场之后。

  他带着一张大汉北方地图道:“匈奴人这两年在大漠不断征战,先后吞并了北海的丁零人,辽东的夫余人,余慎人,西面还和我大汉敌人大月氏人结盟,在政治上提出草原民族论,冒顿野心勃勃的想要统一整个大漠以我大汉为敌。”

  “现在的匈奴还不是他们最强大的形态,但匈奴人已经是一个幅员万里,能征调几十万骑兵的强大草原帝国,匈奴人已经是我大汉最强大的敌人了。”

  韩信的话刚刚说完,全场骇然。

  说句实在话,大汉的子民是极其高傲的,毕竟四周势力,不管是比经济,政治,文化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,不要说能打了,即便是接近大汉的存在都没有。

  大汉的百姓虽说他们目空一切有点过分,但他们的确不关心四周的势力。他们更关心能不能给自己的郡争取一个产业,争取用朝廷的钱给他们修建水利设施,驰道,城池,教育经费等大汉的内政事情。

  现在韩信这地图一摆出来,他们才吃惊的发现,草原上居然出现了一个和大汉一般强大的势力。

  贤者崔毅说道:“将军能不能仔细和我等说一说匈奴人这两年的发展,他们是如何成为如此强大的帝国的?”

  韩信点点头,而后开始一点点说匈奴人的历史,当中重点说的是冒顿上台之后匈奴人的发展。

  丞相周章脸色凝重,韩信在这里偷换概念,大漠自然是广大了,但这些地盘看上去大,其实极其贫瘠,里面有大量的戈壁,沙漠,连草都不长。所谓的匈奴帝国人口也不过百万,所谓的几十万骑兵,不过是前面的青壮在打仗,后面的老弱在放羊。真正的精锐也不过就只那几万了。

  韩信介绍完匈奴人的发展之后,大声道:“这天下容不得两个强大的帝国,汉匈之间必有一战,只有战胜了匈奴人,我大汉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霸主,这场大战将会是前所未有的,我大汉想消灭如此强敌必须派出几十万大军杀进草原当中,消耗无数钱财和粮草才能战胜如此强敌。”

  而后韩信在地图上沿着秦直道画了一条线道:“对匈奴人的战争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,为了把中原的粮食运输到边郡,我大汉必须要修一条长安城通向九原郡的轨道,这能节省九成的粮食消耗。”

  “上千里的轨道修在边郡?”贤者们一片哗然。

  轨道是大汉这两年的热点,基本上轨道建设在哪里,那里就会富裕。

  但其高昂的价格也让人瞠目结舌,一里20万钱的造价,让所有人都明白这就是用钱铺出来的道路,而且它维护费用也是极其高昂。

  最开始轨道出现的时候,很多郡县都申请要修轨道,面对这种情况,丞相周章请上计令张仓给大汉的郡守,贤者们算了一笔账。

  一辆马车收400钱的养护费,每日要经过百辆轨道马车,才能维持一段百里轨道维护成本。轨道想要一年回本,需要每日经过上千辆轨道马车,行进的马车越少,轨道回本的时间越长。

  而且张仓让这些郡县贤者,想一想自己当地的商业情况,每日有没有这么多马车进入,要是没有如此繁华的商业,那么建设轨道不但不能赚钱,反而是请了一个花钱的祖宗回家。

  整个天下能达到这种商业规模的还真没有几个郡,只有向陈郡,会稽郡等少数富裕的郡县,但这些郡县地处南方河道密集,本身就有便捷的运河系统,船只的载货量更大,只是速度慢一点而已,轨道交通并不占据优势。

  张仓算账之后让这些人明白轨道交通并不适合贫瘠的地方,要是朝廷出钱修建轨道他们乐意,但要自己出钱养这样一个祖宗,他们就有点不乐意了。

  所以在场贤者在听到韩信想要修一条上千里的规矩震惊,这是摆明回不了本的事情。上郡,九原郡穷的只能长草,他们连维护费都出不起。

  但韩信却说道:“建设轨道虽然花费,但对比发即将发动的北伐大战却算不得什么,朝廷要从关中中原运输几千万石的粮食上前线,有了轨道能减少九成的民夫开支,光这笔钱就足够让轨道回本,朝廷还可以白得一条轨道,再用几年就是纯赚的,要是维护费用都出不起,大不了就拆轨道。”

  “这条轨道应该建。”一个上郡贤者大喊道。

  “反对建设轨道的就是同情匈奴人的汉奸,汉奸人人得而诛之。”九原郡贤者大喊道。

  “咳咳咳!”这个时候徐凡开口道:“各位贤者,匈奴人是大禹的后代,是我大汉血脉相连的兄弟,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。”

  “我们现在进攻匈奴,不是想杀戮他们,而是想让他们重新融入大汉文明的怀抱,战争是我们不得已付出的代价,这是一场文明的统一战争,各位贤者一定要清晰领会到这一点。”

  徐凡终于有点明白灯塔为什么要讲普世价值,不讲普世价值,怎么忽悠其他国家的人来投靠大汉,大汉又如何扩张领地。

  只要匈奴人是自己人,那大漠就是大汉自古以来的领地了。

  匈奴人带着如此厚重的一份大礼融入大汉,那就必须是大汉同父同母的亲兄弟。

  “对对对,匈奴人是我大汉的兄弟,我们汉人身为兄长,有义务带匈奴人走出蛮荒,融入文明的怀抱。”九原郡贤者马上反应过来道。

  他们可以不喜欢匈奴人,但却不能不喜欢匈奴的羊毛,匈奴人的草场。

  被韩信这一通忽悠,许多贤者们已经把匈奴人看成是大汉最大的敌人了,而边郡的贤者们对匈奴人的牧场更是垂涎三尺,所以他提出修建长安城通向九原郡的轨道几乎得到了全票通过。

  韩信之后则是栾布登场。

  他拿出一张海图道:“这就是香料岛的位置,香料岛四周的岛屿极其多,光我们这一趟察觉的岛屿就有上百个之多,而香料岛更是有大汉几个郡县大小,而且这样的大岛还不止一座,但具体有多少我等也不清楚,我们的舰队只探查了这一小片的地区。”

  “本将想来这片还有还会有很多和香料岛一样充满财富的岛屿,这些的岛屿并没有文明,也没有国家,只有一些野人。

  以我大汉的实力可以轻易占据这片地区,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。我大汉不占据这些岛屿等这里的也能进化出国家,必定会成为我大汉的敌人。”

  徐凡听到这话能内心感叹连连,大汉在全球的地理环境太好,地理位置相对隔绝,只有北方的一个大敌,东面的大海更是有一串岛屿能护卫大汉的腹地,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国。

  但可能就是生于忧患,死于安逸吧,明明距离大汉本土不过是几千里的航道,大汉文明花了上千年,也没同化这片土,香料岛这样的宝地就放在大海那里,你都不愿意去采摘,还硬要等人家送货上门。

  反而是大秦洲的人,人家跨越了几万里来到这,然后用200年的时间,把你上千年的努力拆得一干二净,最后这片地区还成为了自己的锁链。

  这不就是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最好的写照,老天给了你最好的地理位置,但你自己不思进取,于是你的福地就变成自己的锁链了。

  “所以本将提议,朝廷加大对南海的投入,要在这条航道上建立更多的码头,要建造更多的海船,在香料岛迁移更多的百姓,使其成为我大汉的本土,为我大汉提供源源不绝的财富,大海蕴藏无穷的宝藏,我大汉一次的投入将会换来十倍,百倍的收益。”

  栾布的提案当然得到了全票的通过了,光香料每年就可以给大汉带来几十万金的财富,任何正常人都可以察觉海洋蕴藏的财富。

  大家本以为这次贤者大会在此时结束,但秦泊却在会场当中道:“在天下的百姓支持下,我大汉才获取了天下,所以大汉不是暴秦那样独夫的天下,而是我们所有人的大汉。贤者会不但是大汉法统的证明,更是天下人治理大汉的机构。”

  “在场的贤者应该代表天下的百姓,但去年发生的事情表明,贤者们虽然是百姓选出来的,但他们却未必会代表百姓的利益出发。”

  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,某借用天子的一句话能很好的说明,那就是屁股决定脑袋。在场的屁股坐在哪一边,脑袋就会向着屁股坐的一方说话。”

  “某提议,以后想要选拔贤者必须公示现在的身家,财产,接受天下百姓的监督,同时要增加商贾,工匠,农户贤者的名额,一郡的贤者从两名增加到四名,不能让贤者的名额都留给豪强。”

  秦泊的提议所有人都面面相窥了,但今天贤者会好的地方就是,以前的豪强真不多了,反而是更多农户身份的贤者,加上秦泊有大量墨家贤者的支持。

  秦泊的提议得到了半数贤者的投票通过。

  叔孙通骇然对伏生道:“大汉九十名贤者当中有十四人是墨家之人,他们已经成为了贤者会最庞大的力量了,秦泊居然想要通过贤者会来干涉大汉的朝政。”

  伏生道:“我们等要让儒家之人选拔贤者,不能让墨家一家独大。”

  今年的贤者大会,诸侯大汉相当平和的渡过。

  但对大汉民间震动却是巨大的,尤其是栾布挂出来的香料岛地图,很快就出现了山寨版本的了,许多想要发财之人,购买到这些地图就好像获得藏宝图一样。

  徐凡看到这个生意如此好做,担心大汉的百姓上当受骗,买到假地图迷失在大海当中,干脆亲自复制了上千份,每份的出售价万钱,就这样仍然供不应求,连加印了两次。

  连徐凡都不得不感叹大汉民间的富裕。

  大汉六年,十一月十日,赵里,胡亥院子。

  十几个赵里青壮汇集在胡亥的院子当中。

  其中一个青年用自己手中的屠刀宰杀一只肥硕的陇西羊,他的手法非常熟练,放血,刨毛,屠宰分割,很有几分庖丁解牛的意思。四周的青壮也帮忙打下手。

  胡亥拿出一些竹炭放在一个专门烧烤的炉子当中点燃。

  而后笑道:“你们算是有福了,这是长安城流行新的吃法,烧烤,这可是天子弄出来的。”

  柱子憨厚笑道:“长安城的人真奇怪,烧烤而已,这不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做法。”

  农户的孩子没有吃食,他们抓到小兽一般也是烤着吃,味道不用在意,主打一个气氛。

  胡亥鄙视道:“你们随便抓只老鼠兔子,随便用一下木材烧,这能叫烧烤。”

  胡亥用竹签弄出几串羊肉道:“看着,什么才是真正的烧烤。”

  胡亥把羊肉串放在炭火上烤,很快羊肉串上就冒起了油光了。

  柱子他们用力的吸着些羊肉串的香气。

  这两年赵里虽然赚了一些钱,也富裕起来了,但村民们的生活却没有太大的改变,鸡鸭卖钱,纺织的布匹也卖钱,得到的钱一部分还给了胡亥。

  余下的则开始重修房屋,像柱子这些人想要吃顿好的都非常艰难。

  因为赵里靠近长安城,长安的流行趋势也传到赵里。

  以前对村民来说,高不可攀的两层木楼房,就是天下最好的房屋了,而现在不是水泥砖头搭建的楼房就算不得好房子。

  对一个普通村民来说,建一栋新房子那是一辈子的大事情,自己的生老病死都会居住在这里。

  以前没有条件也就算了,但现在赵里的村民算了算自己的收入,发现咬咬牙,吃两年的苦,这水泥小楼房还真可以建起来。

  于是赵里的村民们开始去窑厂买砖头,去水泥厂购买水泥,而后邀请四周的亲朋好友,请几顿饭,让他们帮助自己建水泥小楼房。

  所以此时的赵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工地了,有十几栋小楼房在建设,而其中最先建设好的便是赵里小学。

  两层小高楼,有六间宽阔的教室,还有一个宽阔的水泥操场,赵里小学建设好之后,赵里顿时成为了四里八乡的热点了,这样的建造在乡村还是前所未有的,每个见过的村民都极其羡慕赵里的富裕。

  这栋小学让赵里的村民面对其他村的村民人都高了三分。

  而只要开始修建小楼房的人家,哪怕房子还没有建设好,四里八乡的媒婆已经上门了,各村村花由着赵里的青壮挑选。

  而媒婆上门的行为又进一步带动赵里修楼房的热潮,赵里的村民哪怕这两年过的差,也要把自己家的楼房修起来。

  钱财都消耗在修水泥楼房上,自然没有条件来改善生活,但这对那些村民来说都不算事,都吃了半辈子的苦了,再多吃两年苦又算得了什么,只要生活能看到希望,这点苦就不算苦。

  所以赵里的青壮生活条件还真没有太大的改善。

  “太香了,胡亥哥,好了吗?”柱子尽量不让自己的口水流出来。

  胡亥得意道:“还差一道工序。”

  他从自己的袖子当中拿出一个瓷瓶,而后转动机关,几个小洞就出现了,胡亥用瓷瓶对着烤肉倒了几下。

  顿时一股难以名言的香气飘散在整个院子当中。所有人的口水都流下了。

  “好了!”

  柱子等人听到这话纷纷抢夺胡亥手中的羊肉串。

  胡亥大怒道:“你们这些混账,居然一根都不给乃公留。”

  “太好吃了!”柱子痴迷道。

  “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烤肉了。”

  柱子他们看到胡亥发怒,马上串起羊肉,给胡亥烤起来。

  本来柱子还想拿过胡亥手中的瓷瓶,学习胡亥的做法,但胡亥不肯给,这不他要坚持自己来,而且撒的都是极其小心,尽量不会出现浪费。

  这些人各自分了几根羊肉串,大吃起来。

  “以前我们也吃过烤肉,怎么就没有这次的好吃?”

  胡亥得意摇着自己的瓷瓶道:“伱们这些土鳖,你们以为一般的烤肉能有如此香味,这是因为加了这些香料。”

  “遇到乃公你们算是走运了,以前香料只有大贵族,大商贾才能用的起,你们不要说吃了,连闻都闻不到。“

  柱子他们吃惊的看着胡亥手中的瓷瓶道:“你手中的就是香料?”

  关中这段时间香料是热点,村民们知道的不多,甚至连香料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,但他们知道这个东西价比黄金。

  胡亥继续说道:“这还不是一种香料,而是十三种香料混合的调味料,叫十三香,就这小小的一瓷瓶香料,就要了某千钱,这也是乃公豪爽大方才会给你们撒,要不然你们只配闻着味道。”

  听这名字也知道,十三香是徐凡弄出来的。而徐凡弄出十三香的原因也非常简单,就是为了扩大香料的使用范围。

  这个时代香料大部分都是做熏香的,小部分用来熏肉,使用的范围其实非常狭隘,要按照这种方法来使用,大汉的香料也会很快跌穿地板价,增加香料的使用市场,显然是势在必行的事情。

  于是徐凡就根据后世开发出香料卤肉,十三香调味品,各种使用香料的烤肉。

  把珍贵的香料磨成粉,撒在烤肉上的举动,还别说,大汉的贵族富豪就喜欢这种调调。

  只要是大汉的贵族宴会,主人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抓一把十三香,然后撒在烤肉上面,抓的越多,主人家的声望越高。

  徐凡知道这事之后只能暗骂一句傻逼,但却没阻止这样的行为,因为大汉还要靠着他们扩张香料的市场。

  正是因为有这些贵族的示范,烤肉才会在长安城快速流行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ami9.cc。卡米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am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