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37应天府_隆万盛世
卡米小说网 > 隆万盛世 > 837应天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837应天府

  这封信的内容,落到旁人手里可就是大事儿,会影响他的名声,自然要慎重处理。

  那可是土地,有道是“有土斯有财”,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土地或者房产,才算是真正拥有了财富。

  “不是,其中一半左右是,其他是徐家子侄和家丁的名字,不过他们都在那里呆了数年,所以知道真正的东家是谁,其实就是华亭县那家的。”

  只能说不是高拱不想借此机会杀几个徐家人,而是《大明律》中对投献的最高处罚就是戍边,还不能论死。

  “听说光是这三府,挂在徐家名下的田地就超过十万亩。”

  人离开书房,海瑞就坐下静静思索起来,他不知道徐阶看到书信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,但也希望徐阶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。

  那师爷终于还是壮着胆子把自己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,而到了海瑞耳中不啻为天雷滚滚。

  毕竟官员靠自己处理刑名律例、钱粮会计、文书案牍等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费神的,而朝廷并没有给这些人编制,所以只能自己掏腰包招募,至于所出自然不是官俸能负担的,多为地方杂税。

  现在,就等徐府的回信了。

  “三位公子昨日先后离家就是去处理这事儿去了,只是这次应天巡抚那边据说是得了皇帝的旨意,推行新法,消息扩散的很快。

  所以这时期明朝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田地,世代传承下来,少的有地数亩,多的二、三十亩,这就是升斗小民的主要家产。

  以后相沿成****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之代称,应聘帮助军政大员办理各类事务之文人学士,也就获得幕僚、幕宾、幕友等称谓。

  “可是老爷,现在一些人的状子已经递到各地府县了,他们怕受责罚,就把状子都转到巡抚衙门,这海瑞”

  徐阶扭头,浑浊的双眼看向花园里美景。

  而绍兴帮的读书人,因前辈做胥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,在相互学习和传授中,使得他们在这一行当中极为出色,而绍兴师爷就是以擅长刑名、钱谷事务而闻名。

  那师爷看到后心里也是有些慌,于是赶紧又说道:“东翁,我也只是听说,常州、镇江、松江三府送来状子的人,正巧和老朽是同乡,昨日一起饮酒时听他们说起一二,不过也做不得准。”

  何况京中盛传,徐阁老的老对头高拱可是要复出。

  江南文风鼎盛,普通平民人家都以不读书为耻,这导致文人极多,而科举录取率很低,使得落第的读书人不得不另谋出路,要么出去经商,要么进入衙门做书吏,而其中尤以浙江绍兴为最。

  至于其他的,他也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闹,不就是担心影响自家孩子的前程。

  别看后世影视剧里古代审案,动不动就是秋后问斩的话,实际上大明朝一年到头也杀不了几个人,多是流放千里戍边。

  海瑞皱眉追问道。

  一封书信一气呵成,海瑞写完又看了眼,觉得很不错。

  官府征税,自然得给收的税有个名字,不然什么税都说不上来,要想银子轻松到手也是有难度的。

  “目前有三万余亩,不过今日还有状子送来,最终数字也不好说。”

  忽然,徐阶出声反问道。

  虽然师爷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在明代尚未兴起,但体形已具。

  别小看这三万亩田地,这背后却是有数千户人家。

  虽然其他地方距离华亭更远,但各府都有状子送来,已经很说明问题了。

  至于《大明律》的规定,那就不去触碰,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升堂,私下里协商解决此事。

  回后堂的路上,海瑞终于还是下定决心,必须要让徐家让步,不说把这些投献的土地归还,但至少要把他们转变为佃户,有证据的也要归还,这是原则。

  土地,是财富的源泉,怎么可以随便舍弃。

  虽未正在成形,但明朝官员为官时已经开始招纳幕友,多为同年之间相互介绍。

  正如他所想,虽然已经致仕,可徐阶在家中不仅关心朝堂大事儿,也知道最近身边发生的事儿。

  这个成例也是不能开的,否则他徐家也别想在圈子里混了。

  管家低声答道。

  当初投献是因为怕被抽走去服徭役,那时候要面对的就可能是家破人亡的命运,现在日子过好了,就想东想西的,那有这么好的事儿。

  按其源流,师爷源出周王之官――“幕人”,《周礼注疏》云:“王出宫,则幕人以帷与幕等送至停所,掌次则张之。”

  一边是救命恩人,曾经的当朝宰辅,另一边则是上万的百姓。

  而现在,徐阶的案子就给了他很大的压力。

  “知道什么你就说,不用婆婆妈妈的。”

  海瑞觉得自己是帮徐家考虑了,徐阶做为那么多年的首辅,应该也明白,于是提笔就快速写了起来。

  若是不能尽快结束此案,落到高拱手里,怕就不是私了能解决的,高拱不把徐家子弟发配戍边才有鬼。

  “你是说因为朝廷要长期推行一条鞭法,所以以前投献的那些人想要收回自己的田地?

  还有江西那边去年开始推行的此法,在那些泥腿子口中变成已经执行十数年,所以影响很大,许多人家都在找各地的庄头闹,想要收回田地。”

  后来随着做书吏的人越来越多,逐渐形成了绍兴胥吏帮。

  师爷说到这里,又是一脸犹豫之色。

  坊间传闻他也听说过,嘉靖皇帝最初看到《治安疏》时是打算要杀人的,只是徐阶和黄锦用了反话,才把自己小命保下来,只是在狱中度过几月,直到皇帝驾崩。

  因为受影响的不仅是他徐家折财,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其他士绅家族。

  “嘿嘿.真是没想到,老夫在朝堂上支持的一条鞭法,居然会是动了自家的银子。”

  管家说到这里,有些不知该怎么继续往下说。

  海瑞的名头,在这时代大明朝已经很有名了,毕竟是被多地士绅费劲巴拉吹捧起来的青天大老爷,所以对其他地方的士绅大族的威慑力十足。

  听到“海瑞”这个名字,徐阶也是微微皱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ami9.cc。卡米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am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